这是我在头条的第70篇文章,感谢朋友们阅读!
连锁零售门店在运营管理中,需要各级各部门管理者了解掌握门店的运营状况、人员状态、商品布置、销售体验等实际状态,巡店是了解门店实际状况的有效方法。
零售门店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管理动作多是被设计好的,设计巡店流程要包含以下内容:
1、什么岗位去巡店?
2、按照什么时间及频率去巡店?巡一个店需要多少时间?
3、不同等级的门店巡店有何不同?
4、巡店的内容是什么?
5、巡店结果怎么呈现?
6、巡店结果怎么改善、总结、推广?
7、各部门管理者怎么协助配合及利用工具来提高巡店效率?
巡店涉及到的岗位有管理岗位和业务岗位,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巡店;业务部门的业务人员也必须巡店。采购部门的各品类采购、主管、经理;运营部门的督导、区域经理、经理作为业务部门必须巡店。财务、人事、物流、工程维修部门的经理及主管也必须巡店。
巡店频率和用时根据门店的ABC等级不同会有所不同;A类门店巡店频率会比C类门店高一点,用时会多一些。各部门主管一般每周去巡店一次(天),经理一般2周巡店一次(天),总监及总经理一般一月巡店一次(天)。每店巡店时间一般为20-40分钟为宜,人事谈话可适当延长。
不同级别的门店巡店内容相同,用时会不同,越大的门店用时会长一点。
巡店的内容根据巡店人员的岗位要求来制定,如品类采购巡店,需要查看商品的陈列及丰缺情况,销售完成情况及原因,寻找销售增长机会,促销落地情况,品类的季节新热品、特价品、爆品等布置落地情况,商品优化及清货完成情况。财务主管检查门店的日盘、周盘、月盘核算及落实情况,钱箱现金抽查,促销卡券核销情况等。人事主管检查门店的基础卫生、考勤、人员工作状态、新员工达标情况等。
所有的巡店检查内容必须以表格的状态固化并呈现,巡店的内容明确,巡店结果表达简单,用打钩或打叉,完成或不完成,是或不是表达,不能用感性的词语表达巡店结果,如:好、还好、很好、优秀、良好等。
巡店时巡店人员不要参与即时调整,如门店原因则要求门店立刻调整,如管理部门原因则回公司调整模板,再要求门店按照新模板调整。巡店的结果一般在周经营会议或店长会议上展示讨论并整改,形成会议结果并下发所有门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根据时间进度在下次会议上作总结及分享,所有会议讨论结果、总结必须和会议记录一起存档,以供查阅。
按照非业务部门业务化要求,业务部门可以把一些相关业务检查工作安排给非业务部门,如:门店卫生、灯光、礼貌用语、仪容仪表、微笑、盘点、收银台卫生及整理、卫生间卫生等检查工作可以适当安排给财务、人事等部门。各部门可以合理利用门店监控,每天抽检门店收银、货架调整、晨会、收货退货、盘点落实等工作。
巡店是管理门店的有效工具,但运用不好就会造成冗余及浪费,所以,巡店一定要固化内容,固定时间,会议呈现,总结记录。巡店的制度、内容不能因巡店人员及被巡店人员反对而调整,只可根据门店的管理程度不断迭代和升级,但基础的框架及要求不能改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留言补充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