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已有以下省开通了 中国企业网_中国企业全球门户网站 分站 申请开通分站
客服电话:0527-863796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它会像橡皮筋那样弹回来”:中国提振经济措施成效显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18   来源:jojo   作者:jojo   浏览次数:3
核心提示:参考消息网9月13日报道据彭博新闻社网站9月11日报道,中国信贷需求增加,通货紧缩压力缓解,人民币止跌回升,进一步巩固了最近一系列显示经济和金融市场在下跌后可能正趋于稳定的迹象。报道称,11日公布的强劲信贷数据显示,最近采取的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可能正开始提高居民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此外,公司贷款也在增加

参考消息网9月13日报道据彭博新闻社网站9月11日报道,中国信贷需求增加,通货紧缩压力缓解,人民币止跌回升,进一步巩固了最近一系列显示经济和金融市场在下跌后可能正趋于稳定的迹象。

报道称,11日公布的强劲信贷数据显示,最近采取的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可能正开始提高居民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此外,公司贷款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在央行逐步升级应对措施之后,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

报道称,上述数据改善进一步加强了近期令人振奋的迹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降转涨,尽管涨幅仍很微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降幅也在收窄。

报道称,在房地产危机和信心不足拖累经济复苏、给增长目标带来挑战之际,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努力恢复增长动力。

沪深300指数周一下午盘中一度升幅达1.3%。随着央行发布强力指导并强调对保持汇率稳定的信心,人民币汇率在上周跌至2007年以来低点后也止跌回升。

报道称,政府的支持措施,包括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可能正在促进复苏。

另据路透社9月11日报道,随着中国央行力图支撑经济增长,8月份中国新增银行贷款超过预期。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数据,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远高于7月增加的3459亿元。接受路透社调查的分析师们此前预测8月人民币贷款会增加1.2万亿元。

报道称,保银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说:“8月的信贷增长情况有所改善,因为政策措施帮助经济企稳。降息和房地产行业政策放宽起到了提振购房者情绪的作用。”

据统计,8月住户贷款增加3922亿元,7月该数据为减少2007亿元。8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488亿元,7月的该数据为增加2378亿元。

此外,据路透社9月11日报道,北京的新房销售上周大幅增长,为了满足需求,部分售楼处开放到深夜。这表明当局重振房地产行业的努力正在取得一些成果。

中指研究院11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在9月4日至10日这一周,北京的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16.9%。

报道称,这些数据表明,中国重振受危机冲击的房地产市场的最新举措——包括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可能会在最抢手的地区释放部分住房需求。

报道称,在北京一个由私营房地产开发商承建的项目中,中介说,过去一周潜在买家的到访量增加了一倍多,他们大多是希望卖旧房换新房。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11日报道,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实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上升,已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11日公布,随着扩内需、减税费、促民企、活资本等经济稳增长政策出台实施,8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4,比7月上升0.1点,这是继6月、7月分别上升0.2点之后,连续第三个月上升。

据报道,在该指数的分项指数中,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市场指数和投入指数均实现连续3个月上升。

分行业看,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指数实现连续4个月上升,工业指数连续3个月上升,社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

对于中国提振经济措施成效显现,路透社9月11日报道称,全球投资管理公司富兰克林-坦普尔顿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珍妮·约翰逊表示,认为中国的投资机会已经终结的想法可能夸大其词了。

她在新加坡举行的福布斯全球首席执行官会议上说:“现在我们所谈论的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每年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数量超过任何其他国家的一个经济体,因此我认为创新会带来机遇。”

约翰逊说:“我们或许没法说出确切的时间,在一段时间内也可能遭遇很多挫折,但一旦走上正轨,它就会像橡皮筋那样弹回来。”(编译/郑国仪 李凤芹 龙君 刘晓燕)

9月12日,工作人员在河北沧州立德机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操作数控车床对产品进行精车加工。(骆学峰 摄)

 
关键词: sdf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全国市场|产业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积分换礼|原创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