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林川叙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各类武器装备当中,导弹、火炮、驱逐舰、护卫舰、两栖攻击舰,以及战斗机、预警机、无人机等装备的水平,已经快赶上美军的水平了。
弹道导弹的技术水平在某些领域是超越了美军。
第六名 096核潜艇
多年来,中国核潜艇长期处于美俄之后,隐身和噪音性能较差。094型核潜艇被美国媒体称为“水下拖拉机”。
开动就发出115分贝巨响,隐身静音水平较低。096核潜艇改变了这一局面。
096核潜艇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实现了静音性能的飞跃。动力系统调整到专门的降噪底座。
尾部螺旋桨隐藏式设计,采用新型消声瓦等措施,使噪音大幅下降至与美俄接近,不再那么“吵闹”,这对提升隐身性能意义重大。
此外,096核潜艇下潜深度达到600米,安全隐蔽性大幅提高。
动力系统也是096的一大亮点。它装备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压水堆核反应堆,配合先进的全电推进系统,使最大航速达到32节,完胜094型。高速隐身的096更难被敌方监测。
同时,096可携带16枚“巨浪-3”潜射核导弹,射程达12000公里,载荷高达10枚核弹头,一艘潜艇即可覆盖96个目标,大幅提升中国海基核反击能力。
第五名 076两栖攻击舰
076型两栖攻击舰备受期盼,相比075型,它在配置和总吨位上都有大幅提升。
076型的满载排水量达到6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两栖攻击舰。这让很多人不禁将它与航母相提并论。
但076与航母还存在区别。航母只具备空中打击能力,而076的运输舱内可搭载大量的地面装备,如坦克、装甲车,还能载运一个海军作战旅的士兵,兼具海上和岸地作战功能。
这也预示着076拥有更加全方位的作战能力。
从已曝光的图片看,076采用双舰岛设计,但沿用075的直通式飞行甲板,并未使用斜角甲板。
一些军迷认为,这可能与076安装大规格电磁弹射器有关,以满足特殊起降需求。如果真如此,076的战斗潜力将难以想象。
有分析认为,076可能会安装国产最新研制的电磁弹射器,这对我军舰载装备具有划时代意义。
与美国采用的蒸汽弹射相比,电磁弹射噪音更小、保养更便捷,弹射频率可大大提高。如果076真配备该项技术,其作战能力将远超美军现役“闪电航母”。
第四名 东风27超高音速导弹
与早期东风导弹相比,东风27采用了多项颠覆性创新设计,其中最关键的是独特的乘波体弹头。
这种弹头外形酷似巨浪中的冲浪手,可以“搭乘”高速气流的波峰滑翔,从而实现超15马赫的极高速度和极佳的飞行稳定性。
这就如同一名顶级冲浪运动员可以利用海浪的能量完成高难度动作。而常规导弹的弹头更像游泳者,很难达到冲浪手的高速和机动性。
正因如此,东风27获得了“冲浪导弹”的美誉。
弹头的升力与阻力比是衡量飞行性能的关键参数。东风27的乘波体弹头使其升阻比达到了惊人的6倍以上,远超过普通导弹的2倍水平。
这意味着东风27可以在近空间自由滑翔,进行各种复杂机动,其生存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大幅提高。
除升力外,东风27还具备极高的推力。它使用了新一代高能固体火箭发动机,提供了可观的动力储备。
这就像一台性能强劲的跑车发动机,为导弹提供了持续的高速加速能力。
在射程方面,东风27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它的常规弹头版本射程超过5000公里,搭载轻型核弹头后更可达9000公里,完全覆盖第一岛链。
第三名 东风51
东风51是中国最新研发的洲际弹道导弹,相比此前的东风41导弹有重大创新。东风51采用两级火箭设计,发射时整流罩内装有10枚分导式核弹头。
这些小型弹头进入太空后,可利用自身推进系统继续飞行,可大幅提高了对目标的命中率。
与东风41最大飞行速度20马赫相比,东风51飞行速度达30马赫,相当于每小时36752公里,可在半小时内覆盖全球任何目标。
而且,东风51还可用于海基发射平台,可对陆地和海上目标进行打击。导弹上配备有抗干扰系统,提高了抵御敌方电磁干扰的能力。
多级火箭设计也使东风51的制导精度大幅提高。弹体表面涂装了新型吸波材料,大幅降低了雷达反射面,提升了对敌方防空系统的隐身性。
这些创新设计致使东风51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可有效对抗敌方反导系统。
无论是从射程还是精准度来看,东风51都代表了中国弹道导弹技术的重大飞跃,将大幅提升中国的核威慑实力。
第二名 歼20s
作为无人机的“母舰”,歼-20S可同时指挥三架攻击-11执行任务。一架歼-20S加上三架无人机即组成四机编队,这明显增强了作战能力。
以往,四架战机可控制10-20平方公里左右的空域。现在,四机编队的作战成本可能只相当于1.5架有人作战机,但作战效能获得大幅提升。
具体来说,增加的三架攻击-11可大幅提高态势感知能力。它们可散开布置,监视更大空域,为歼-20S提供全方位预警。
同时,无人机还可执行诸多任务,分散对方注意力,成为歼-20S的优良“僚机”。
更重要的是,这种人机编队可发挥“A射B导”的打击模式。公开资料显示,攻击-11可挂载两吨级武器,其中可包含中远程空对空导弹。
这些导弹可由歼-20S进行目标标定和导引发射,将雷达性能发挥到极致。
第一名 轰20
随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轰-20的研制工作进展,外界对其未来性能参数和技术特征进行了多方位的猜测和讨论。
但这些猜测并不一致,反映出轰-20可能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
首先是飞翼无尾设计可能带来的飞行动力学问题。美国B-2隐身战略轰炸机也采用类似的飞翼布局。
但为了解决失去垂直尾翼造成的飞行稳定性问题,B-2需要依靠极其复杂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不间断的飞行参数调整才能保证机动性。
其次是满足远程精确打击需要的超长航程要求。各方分析认为,轰-20的设计航程可达1.5万公里,但具体数据官方至今未予证实。
为了实现如此惊人的超远程飞行能力,轰-20几乎必然需要大幅缩减正常作战载荷以便充分增大燃料携带量。这对轰-20在执行不同任务时的作战灵活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最后一个主要难点是有效载荷能力。早期有报道预测轰-20的最大载荷能力可高达45吨,但最近一些报道透露称其实际只在25吨左右。
这个数据的大幅下调似乎反映出,轰-20设计在实现高隐身性和获取大载荷能力之间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平衡选择。
尽管面临种种技术难题,但轰-20潜力巨大,中国通过自主创新完全有能力取得突破。
总结
虽说咱们当前的武器装备,丝毫不逊于世界上的其他强国,但也要提防美国使一些下三路的手段。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